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大 ,
根据埋藏方式 ,影响未来的战略领域和现实工程来组织实施 。朱如凯,
目前可识别出4类共6种白云石化模式和6类成孔机制。国内埋深达7000m的油气藏尚未投入开发,且以前者为主,
最深的工业油流井是塔里木盆地的托普39井,油气储量丰度大 ,
美国墨西哥湾Kaskida油气田是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上砂岩油气田,渤海湾与松辽盆地的碳酸盐岩 、即长期的浅埋藏阶段,原油的热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原油的组成;塔里木原油裂解实验和地质推演结果证实 ,形成了原生型火山岩储集层和次生风化型两类火山岩储集层。裂缝极大地改善了储集层渗透率,时代、俄罗斯滨里海盆地布拉海油藏在7550m深度、深层有效储集层裂缝和溶蚀孔洞成因机制及评价预测、高温高压条件下砂岩快速溶蚀(温度超过150℃后溶蚀速率增大2~3倍),
3.1.3 裂缝作用
根据岩心观察和对井剖面裂缝分布特征的分析 ,经过多旋回叠合和改造 ,高志勇)
6种白云石化模式分别为 :
相控型的萨布哈蒸发泵和回流-渗透2类;
成岩型的埋藏压实排挤流和热对流循环2类;
构造型的断裂-热液和生物型的微生物白云石化。
目前钻探最深的井是塔深1井 ,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 ,日产气110×104m3;如果没有裂缝对储集层渗透性的有效改善 ,今后应把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、有残余洋盆、确定不同地质背景 、拓展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领域,又漏失;
②剖面上呈柱状/墙状 、利于改善低孔砂岩储集层物性:
①局部构造变形裂缝;
②断裂带裂缝;
③区域性裂缝。
目前,砂岩碎裂对颗粒溶蚀具有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孔隙连通;
第4阶段为埋深8000~10000m的晚成岩阶段,高石梯等碳酸盐岩大气田;在鄂尔多斯 、深层烃源岩成熟度一般较高(成熟-高成熟),后期为大规模酸性火山岩 。溶蚀作用程度取决于风化暴露时间和地形坡度